Tony's Memories

Saturday, February 04, 2006

藝術欣賞的觀點

《藍衣女人》創作來自騙局

藍衣女子瑪麗亞‧蘭妮畫像 - 圖片版權為中國時報所有文/潘罡

  集結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的收藏精品,「美好年代」大展將於明天畫下句點,來自上世紀巴黎之為藝術之都最後燦爛爆發的藝術結晶,這兩天也吸引了大批民眾把握最後機會,前往觀賞莫迪里亞尼《藍眼女子》、杜菲《電的精靈》等知名畫作。

  而在諸多展品中,法國畫家阿貝爾‧馬克也的《藍衣女人》是相當受矚目的畫作之一,不單因為它牽涉到藝術史上一樁精心設計手法令人嘆為觀止的詐騙案,更由於它的特殊背景,引發了藝術欣賞美感經驗的探索與省思。

  打從18世紀美學確定成為「知識論」的一圜以來,哲學家對於藝術欣賞與美感經驗的由來,就出現眾多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派主張,藝術欣賞的對象(即客體)應被視為一種超越的獨立存在,正確的欣賞態度是不帶任何預存的觀點、情感或背景知識,純粹就客體所引發的直覺感受來討論。另一派則認為上述論點荒謬可笑,因為任何美感經驗,其實均受到觀賞者以往的教育、人格以及知識養成過程所影響,不可能有所謂「純粹的」藝術直覺可言。因此最佳的欣賞態度是充分掌握藝術品的誕生背景、藝術家的創作歷史等等,才能正確品味一件藝術作品所傳遞的訊息。

  從第一種觀點來欣賞馬克也的《藍衣女人》,民眾會看到一位神情寂寥略顯憔悴的女子背倚著咖啡色的牆壁,她的右半邊臉龐染著一層陰暗,像是無聲的陰霾正籠罩心頭,也像是歲月在她臉上無情地刻出斑駁的痕跡。藉由陰影與光線的細膩變化,畫家捕捉了畫中女人複雜的心境。

  但了解這幅畫創作由來的人,可能會有啼笑皆非的感受。原來畫中女子名叫瑪麗亞‧蘭妮(Maria Lani),她與一對姓氏叫做艾布藍莫維契的兄弟,在1920年代末期抵達巴黎。艾布藍莫維契兄弟宣稱,蘭妮是出身柏林萊因哈特學院的當紅女演員,受邀到法國拍攝電影,影片主題與繪畫有關。他們邀請許多知名畫家幫蘭妮繪製畫像,宣稱電影將把這些畫家的大名傳播到世界各地。

  於是杜菲、馬諦斯等畫家紛紛接受邀約,1930年艾布藍莫維契兄弟舉行了一個畫展,展出約50幅蘭妮畫像,當時被形容是巴黎在進入黑暗時代之前最後一檔藝文盛會。沒想到那竟是一場騙局,蘭妮根本不是知名演員,他們帶著大批畫作逃到美國,高價出售。馬克也是上當的畫家之一,這幅畫原本名為《藍衣女子瑪麗亞‧蘭妮畫像》,如今省略了蘭妮的大名,以免讓人回想起當年的騙局。

  了解它的創作背景之後,我們再來看這幅畫,會不會浮起異樣的感受呢?蘭妮的憔悴面容,竟能讓馬諦斯等大畫家相信她是當紅巨星!她那塗著大紅的嘴唇,看來就像低俗的騙子?法蘭西斯‧培根說,人類一種錯誤的知識叫做「洞穴的假相」,亦即人由於性格、偏好、教育、環境而產生的片面性知識,《藍衣女人》無情地驗證了培根的真知灼見吧。

【2006-02-04/中國時報/D8版/文化藝術】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